習以為常的飲食安全誤區你知道幾個
食品安全是當今世界上人們所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每年食源性疾病所造成的嚴重后果,使食品安全問題已成為全球公眾健康優先考慮的問題。以下是由深圳后王小編整理關于常見的飲食衛生誤區的內容,究竟是哪些誤區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危害呢?希望大家喜歡!
飲食誤區1:未噴農藥的水果不用洗
即使綠色水果,吃之前也要用水仔細地清洗干凈。水果果皮上(如草莓、蘋果)的蟲卵是看不見的。倘若水果不洗凈就吃,就容易受到細菌的感染。
飲食誤區2:食物相克要當心
蒜蔥同食傷胃、酸奶香蕉一起吃致癌、海鮮遇到維生素C會生成砒霜……食物相克理論一直流傳甚廣。專家表示:“這些說法95%以上是胡說八道,4%有點道理,但經不起推敲,1%可能成立但完全不必在意。”
專家舉例說,有人說海洋污染嚴重,海產品多含有重金屬五價砷,果蔬富含的維生素C,會助其在體內發生還原反應,形成砒霜。
但真相是:首先,海洋污染并沒有如此嚴重,即使海產品含砷,也是微量的;另外,人體不像試管,食物也不是純化學物質,相互間發生反應的程度是微弱的,根本不必過于擔心。
飲食誤區3:大米、面粉越白越好
因全谷物入口感覺粗糙,精白米、精白面往往更受人們的歡迎。其實,谷物加工精度的提升會降低其營養價值。
由于加工過度,谷物籽粒的谷皮、糊粉層、胚芽被分離出去,僅留下淀粉含量高的胚乳部分,膳食纖維損失嚴重,維生素B族和礦物質的損失約占60%~80%。
長期食用精白米和精白面對健康不利,可能造成維生素和礦物質攝入不足,甚至導致維生素缺乏病。所以,大米和面粉不是越白越好,從營養學角度,提倡多吃全谷物。
飲食誤區4:豆漿可以替代牛奶
豆漿和牛奶在營養上各有特點,兩者不能相互替代。豆漿和牛奶是不同種類食物,豆類蛋白質與奶類蛋白質均屬于優質蛋白質。
豆漿蛋白質含量與牛奶相當,易于消化吸收,其飽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含量低于牛奶,不含膽固醇,且含有豐富的植物甾醇,適合老年人及心血管疾病患者飲用。
但是,豆漿中鈣的含量遠低于牛奶,鋅、硒、維生素A、維生素B含量也比牛奶低。對乳糖不耐受者,可選擇酸奶、低乳糖或零乳糖奶制品。同時,含少量乳飲料不是奶,不能滿足人體的營養需求。
飲食誤區5、紅糖比白糖更有益
紅糖和白糖都是由甘蔗或甜菜提取出來的,紅糖的制作工藝較白糖稍微簡單一些,其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纖維素也較多,而且釋放能量較快,吸收利用率也更高。但是,紅糖所含的糖分、熱量幾乎和白糖一樣。而且,紅糖的味道不如白糖那么甜,人們在喝茶和咖啡時自然而然就會多放些,所以其實紅糖有時候比白糖更危險。
飲食誤區6、蔬菜生吃更健康
不少蔬菜生吃確實更健康,因為那樣能最好地保留其中的營養。但生吃并不適合所有的蔬菜,如:土豆、豆角和茄子含有有毒的物質,務必烹飪煮熟后才能食用;胡蘿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但人體只有在吃胡蘿卜的同時攝入脂肪,才能從中獲取足夠的維生素A。
飲食誤區7、喝酒可以暖身
飲一杯酒之后雖然人會感到周身暖和,但這僅是一種錯覺,人的體溫實際上不升反降了。因為皮膚下的微細血管因飲酒而迅速擴張,血液由于表面擴大而較快地降溫,體溫也因而下降了。
飲食誤區8:土雞蛋比洋雞蛋更有營養
人們通常把在農家自然環境中散養的雞所產的蛋稱為土雞蛋,將在養雞場等用合成飼料養的雞所產的蛋稱為洋雞蛋。
兩類雞蛋的營養素含量大多數并無實質差別。真正意義上的土雞是完全散養,主要以蟲子、蔬菜、野草等為食。
土雞蛋由于產蛋雞沒有統一的飼料,所以根據雞所吃的食物,雞蛋其中所含的營養會受到影響,營養并不均衡。
洋雞蛋因為產蛋雞有著統一的飼養標準和飼養程序,所以產出的雞蛋質量比較整齊劃一。
飲食誤區9:喝鮮榨果汁可以替代吃新鮮水果
鮮榨果汁即將水果榨成汁,加工過程會使維生素、膳食纖維等營養素流失,所以喝鮮榨果汁不能代替吃新鮮水果。
另外,鮮榨果汁是液體,進食后容易被人體吸收,從而引起血糖短時間大幅波動。對于想通過喝鮮榨果汁減肥的人而言,喝鮮榨果汁會使人不知不覺攝入過量的糖分,不但不會幫助人們減肥,反而會導致肥胖
飲食誤區10:用白紙、報紙包食品
白紙看上去好像很干凈,但實際上白紙在生產過程中會使用許多漂白劑及帶有腐蝕作用的化工原料,雖然白紙在生產后期會進行沖洗過濾或部分消毒處理,但依然會含有不少化學成分,如果用來包裹食品,會產生食品的污染。而報紙上的油墨對人體危害更大,更不可以拿來包裝食品。另外,衛生紙、餐巾紙也一樣不適合用來包食品。
飲食誤區11:食物通過煮沸就能夠消毒滅菌防病
食物中毒可分為化學型中毒、生物型中毒。高溫處理不能解決,用水煮沸可能使毒性更大。如爛白菜用水煮沸,吃了仍是會有嚴重中毒的現象。發芽和未成熟土豆有黃曲霉素等,不可通過高溫達到消毒的效果。而一些生物型的細菌,就算再用高溫來消毒,可能還會有殘留,但不會造成危害。
飲食誤區12:白酒洗碗筷
在外就餐時,在感覺用開水燙碗筷不夠干凈的情況下,有不少人會用高濃度的白酒給碗筷進行消毒。但實際醫學上用來消毒的是75%濃度的醫用酒精,而普通白酒的濃度再高也達不到75%的酒精濃度,因此用高濃度白酒擦拭碗筷是起不到消毒作用的。
飲食誤區13:發霉食物繼續吃
生活中總有那么些節儉的習慣:如爛掉的水果,削掉腐爛的那部分,剩下的部分吃掉。但微生物專家認為,即使把食物發霉的那部分去掉了,但其實也只是徒勞,因為發霉的食物,我們只看到的是發霉的表象,但實際上毒素已經傳入食物內部甚至已經大量繁殖,那么造成的后果是,輕則上吐下瀉,重則出現嚴重的胃腸道感染,甚至導致感染性休克,其中的霉菌可導致人體細胞突變而致癌。
飲食誤區14:食物要趁熱吃
“快快快,趁熱吃”生活中很多老人喜歡食物趁熱吃,既是口感上的美味,還有一種趁熱吃的食物更健康的誤區。實際上正好相反,食管黏膜的正常耐受溫度是40℃到50℃左右,如果食物太燙且超過65℃會有更大的危害,會傷害到食管黏膜,提高食管炎、食管癌的發病率。
飲食誤區15:.將變質食物煮沸后再吃可行嗎?
保存不當的食物變質了,有輕微的變味,輕微變質的食物高溫煮過后再吃,以為這樣就可以徹底消滅細菌。醫學實驗證明,有的細菌是非常耐高溫的,并不能完全被沸水所殺滅。因此,變質的食物就算高溫蒸煮后再吃,殺滅不掉的毒素也是會進到人體內的。
飲食誤區16:吃飯速度過快
狼吞虎咽地吃飯,雖然看上去確實非常的香,但是確實一種不好的飲食習慣。吃的食物沒有經過細嚼慢咽,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脹氣等,如果長期吃飯過快,也容易引起肥胖、腸胃炎、胃潰瘍等疾病。
飲食誤區17:喜歡吃辣的食物
辣不屬于味覺,而是一種痛覺,它使舌頭與口腔間的神經感覺到疼痛,所以產生了一種辣的刺激性痛覺,所以對腸胃是有一定的刺激性的。如果是腸胃不好、較弱的人,長期吃辣,會容易產生胃潰瘍等疾病。長期吃辣,也會對食道黏膜產生一定的損傷,容易導致粘膜炎癥,進而增加癌變的幾率。
飲食誤區18:冰凍的食物并沒有細菌
我們以為冰凍的食物并沒有細菌,這種理解是非常錯誤的,有的細菌專門在低溫下生活和繁衍,如使人發作嚴重腹瀉和失水的嗜鹽菌,而且有一些細菌在零下幾十度也可以存活,所以冷凍的食物也不是非常安全的。
飲食誤區19:喝骨頭湯補鈣一定不錯
很多人都認為骨頭中鈣多,喝骨頭湯補鈣一定不錯,骨折后能不能喝點骨頭湯?那是錯誤的觀念。因為骨頭湯的油脂含量高,含鈣量其實較低。骨頭確實含有大量的鈣質,但骨頭中的鈣人體難以吸收,且那些鈣很難溶進湯里。相反,骨頭湯中的脂肪、鹽及嘌呤還挺高。補鈣應該這樣吃∶吃點含鈣量高的食物,可選擇牛奶、豆制品,綠葉蔬菜,多吃全谷雜糧,適量吃些堅果、芝麻醬、蝦貝類。如果食物吃不夠量,也可以通過營養保健品來補充身體所需鈣質。
飲食誤區20:睡前喝酒能助眠助眠
很多人認為睡前小酌能夠助眠,這是個錯誤觀念。酒精進入人體后,先是引起中樞神經興奮,隨著酒精濃度升高,又會使中樞神經受到抑制而產生困意、昏昏欲睡,很多人認為這就達到“助眠”效果。事實上,這是中樞神經受損害的一種表現,它破壞了神經系統興奮與抑制的平衡,對人有害無益。
看完以上這些飲食安全誤區,你是不是也感到震驚?作為現代人,我們在追求美食的同時也要注意飲食衛生,不然身體可是會付出代價的哦!那么,你又知道哪些飲食衛生誤區呢?